新闻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新闻动态  >  正文

志愿服务||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5年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(二)

发布时间:2025-08-07新闻来源:学生工作办公室 点击数: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此句道出了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真谛,这个盛夏,护理学院学子们奔赴乡村:在社区药房,他们是药品管理员也是健康宣传员;在偏远村落,他们化身文化使者,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新生;在幸福社区,他们助力惠民政策落地生根。每一步脚印丈量成长轨迹,每一滴汗水浇灌青春之花——到基层去,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,这正是新时代青年最动人的担当。

2023级助产学1班姚可欣今夏在药店开展本次社会实践活动。她参与了药品分类整理、库存管理及收银结算等工作。整理药品时,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,掌握了药品的规范分类方法与特殊储存要求,也加深了她对药品用法及医保流程的掌握,收获颇丰。这段实践经历让姚可欣深刻体会到:医疗服务行业的每个岗位都蕴含着专业价值,需要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工作态度。这份认知,也进一步点燃了她对医学事业的热忱,为未来的职业道路注入了更坚定的动力。



2023级护理学2班王士铭同学在暑期参与了博物馆“三下乡”志愿服务,在为期两周实践中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体悟到基层文化服务的意义。活动中,他协助博物馆赴三个偏远村落开展“流动展览”,带着文物复制品、历史图片与互动装置,用通俗语言为村民及孩子们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,结合农耕场景阐释古代农具演变与生活的关联,借互动让历史鲜活起来。暑假实践活动是知识传递也是情感联结,感知到乡村对文化资源的渴求,更明晰了青年应肩负的基层文化建设责任。



2024级护理学1班卫晓飞同学,今年暑期在天府社区协助中老年人申领计划生育农村奖励扶助,完成系统注册引导、信息录入、人脸识别及资料上传等工作。实践中,他为腿脚不便者上门服务,对听力不佳者耐心沟通,于流程协助中传递温情。这恰如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所倡导的,青年扎根基层时,既能解决群众急难愁盼,更能在共情中领悟“民生无小事”的深意。他以行动践行志愿精神,让青年担当在服务一线扎根,使温暖通过每一次沟通帮扶直抵人心。



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扎根大地的“必修课”,让知识在广袤乡村落地生根,让理想在服务人民中淬炼升华。国家始终将其作为培养时代新人、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,社会各界亦见证着它在乡村振兴之间架起的桥梁——既为基层发展注入青春活力,也让青年在尽职尽责中厚植家国情怀。每一次俯身耕耘,都是对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”的生动践行,更是青年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青春答卷。

关闭